纺织网 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化工网商城 风险评级 产业链 企业邮局 网经社 ENGLISH 浏览旧版
纺织网

纺织数字化营销平台

欢迎注册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请登录>

首页 找企业 看产品HOT 采购中心 资讯中心 展会 百科 撮合交易
行业资讯 价格行情 市场动态 国际资讯 企业资讯 市场评论 展会追踪 纺织科技 时尚资讯 纺织经营者 综合资讯 原料资讯 化纤资讯 纱线面料 服装服饰 纺机家纺 印染资讯 辅料皮革 检测资讯 无纺布资讯
首页 > 资讯中心 >综合资讯

打造一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工信部发布建设指引→

为加快培育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推动创意设计要素赋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根据《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建设指引》。 纺织服装创意设计是指以纺织服装产品为对象,融合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实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实现艺术性、功能性、舒适性、经济性等产品属性的一系列创新活动,是促进纺织工业向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动力之一。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集聚区是指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支撑的,以从事纺织服装研发设计、产品开发等生产性服务活动为主的集中区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推动创意设计要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制定本指引。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为导向,聚焦创意设计、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关键路径,汇集线上线下创意设计资源,进一步引导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集聚区提升服务能力,促进集聚区建设与生产性服务融合发展。以设计领域公共服务为核心重点,以提升设计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为重要目标,推进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集聚区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持续增强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性专业服务对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打造集品牌集聚、要素融合、创新赋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 到2027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创意设计要素赋能产品创新和品牌成长的作用更加突出,探索形成以创意设计赋能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到2030年,围绕“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意设计体系、引领国际消费市场趋势的产品体系和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品牌体系,拥有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企业。 建设原则 市场主导。坚持市场化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激发活力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成为集聚区建设、运营及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通过市场规律引导设计方向、生产规模及销售策略,推动设计创意与消费需求精准对接,促进“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顺畅运转。 政府引导。聚焦集聚区建设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发挥好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为集聚区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引导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推动形成良性产业生态。 聚焦设计。将创意设计作为集聚区发展的核心与引擎,着力集聚各类设计资源,包括设计机构、线上服务平台、全球设计趋势、设计师以及相关创意人才等。强化设计领域的创新研发,注重设计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提升设计水平来增加产品附加值,突出设计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服务产业。以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为支撑,从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品牌培育、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加快形成专业化、开放式创新服务体系。将设计领域公共服务贯穿纺织服装产业链条,推动各环节高效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形成系统支撑。 建设内容及具体要求 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产学研协同型集聚区、设计服务型集聚区、文化融合型集聚区、品牌生态型集聚区。 产学研协同型集聚区 主要指由相关组织机构、高校或科研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设计成果转化,提供时尚教育、技术研发、设计实践、设计师培养、设计品牌培育、产业对接等服务的创意设计集聚区。具体建设要求: ◆ 深化校企合作。与不少于5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入驻企业数量不少于40家(包括面料、服装、鞋帽、箱包等领域企业)。 ◆ 增强培养孵化。为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实践基地,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训机制,举办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入驻集聚区的纺织服装设计师不少于20人,培养的纺织服装设计师不少于30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纺织服装设计师占比不低于10%。提升创意孵化功能,在人才、设计、研发、制版、生产、储运、推广、销售等方面给予设计师全面支撑,孵化的时尚设计品牌不少于10家。 ◆ 设计成果转化。建立数字化设计与研发平台,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平台上开展协同设计、云设计等工作,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研发设计的数字化水平。集聚区内应建有设计师工作室和展区,提供成衣加工生产线,为设计师提供打样、试制、检测一体化服务。建立设计创新成果库和设计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将设计服务成果成交额纳入集聚区考核,集聚区企业专利、设计版权等设计成果转化比例不低于30%。 设计服务型集聚区 主要指集聚细分领域设计企业(如花型、面辅料、服装家纺设计企业等),面向市场需求为垂直领域企业、终端品牌提供深度服务;或专注于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设计服务;或面向自身发展需求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设计服务,旨在优化供应链效率与提升品牌价值的创意设计集聚区。具体建设要求: ◆ 设计创新水平。推动流行趋势分析预测、3D仿真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数字成衣设计等AI设计工具应用,提升设计审美、设计水准和设计效率,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年均设计产品不少于3万种,原创设计比例不低于50%,设计专利及版权数量不少于2000件。建设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不少于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不少于1家,承担的工业设计项目不少于10项。 ◆ 设计服务能力。搭建数智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质量检测、数据分析、指数发布、趋势指引等综合性服务。推动AI大模型部署,丰富AI的设计应用场景,不断增强数实融合创新能力。集聚区入驻企业不少于200家,从业人员不少于1000人。从事设计服务的企业不少于100家,从事设计研究或设计服务的专业机构、行业机构不少于3家。从事纺织服装设计的人员占比不低于30%,具有纺织服装设计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的人员占比不低于10%。 ◆ 设计服务效益。连接设计资源和产业需求,提升供应链效率,在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本增效、产业协同等方面能够实现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赋能,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与品牌溢价能力。集聚区服务客户数量应不少于100家,年度设计服务总营收不低于1亿元。 文化融合型集聚区 主要指致力于推动现代生活美学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力弘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品牌溢价,实现文化价值向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创意设计集聚区。具体建设要求: ◆ 文化融合深度。建立数字文化资源库,对传统图案、传统色彩、工艺技法、文化故事等文化素材进行数字化采集及储存,推动设计师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与集聚区合作的文化机构、文博单位不少于2家,签约合作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不少于3人。非遗、新中式、国潮国货产品开发在集聚区产品中占比不低于30%。 ◆ 文化价值转化。打造“文化资源(如非遗技艺、历史纹样)—创意设计(纺织服装产品)—市场价值(品牌溢价)—产业竞争力(产业链升级)”闭环,以文化赋能品牌培育,通过品牌故事塑造提升产品单价(溢价)。集聚区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转化,包括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纺织服装文化体验空间,进行文化元素现代转译,开展品牌运营指导、市场对接等,促进文化价值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集聚区通过文化IP塑造实现溢价的品牌数量不少于5家。 ◆ 文化传播成效。打造集聚区纺织服装品牌“文化符号”,集聚区与外部机构(如博物馆、国际时装周、跨界品牌等)合作的文化推广项目不少于5个。每年在展会、订货会、消费节等渠道开展新国风、新国潮、新国货的商业化推广不少于5次。 品牌生态型集聚区 主要指致力于构建时尚产业全链生态,以品牌为引领、设计为核心、产业链协同为基石,时尚知名品牌、创新品牌、服装设计师等资源要素富集,提供品牌建设、品牌培育、品牌营销、商业转化等服务的创意设计集聚区。具体建设要求: ◆ 品牌资源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品牌经济,培育集时尚设计、时尚消费、时尚休闲、时尚会展、时尚商圈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时尚品牌入驻数量不少于50家,设计师品牌入驻数量不少于20家。 ◆ 平台服务支撑。提高集聚区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品牌等对接渠道的融通支撑能力,增强服务保障功能。给予企业数智化支持,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技术支持、线上培训、线上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引入数智化服务商,提升企业供应链数字管理水平。鼓励集聚区对入驻企业的办公场地租金和品牌营销、推广费用给予适当减免优惠和资金支持。 ◆ 市场推广力度。加强品牌推广平台建设,每年定期开展创意设计周、时尚周、博览会、时尚论坛、设计大赛、订货会、国际交流、消费节、创意市集等同类活动不少于10场,并为企业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提供支持。 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央地联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化资源统筹协调,鼓励各省、市主管部门制定本级培育计划和扶持政策,系统推进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集聚区发展。 二是发挥专业机构作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适时组织开展调研,分析总结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领航集聚区建设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是加强总结宣传。通过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十大类纺织创新精品”等平台,全方位宣传创意设计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集聚区创新发展模式和工作成效。 相关链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建设指引》的通知

破界共生:奇湃刻联手斯坦福黑科技LifeLabs,于上海时装周构筑“未来方舟”

2025年10月9日,上海,上海时装周首日,新天地兰厅主秀场,机能时装品牌奇湃刻(TRIP&CO)与获斯坦福大学背书的屹乐温控科技(LifeLabs)联合呈现了以“未来方舟”为主题的2026春夏大秀。本场大秀不仅是一次科技与时尚的跨界深度融合,更是一场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深刻探讨,旨在通过服饰设计重新定义户外机能服饰的使命——从“冰冷的科技参数”转变为“人类的可靠陪伴”。 秀前,屹乐温控科技联合创始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科技在支持可持续发展之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我们此次选择与奇湃刻携手,正是希望借上海时装周这一平台,宣告世界级纺织品升级迭代的创新科技,与中国大众生活深度融合的时刻已经到来。” 科技赋能时尚:屹乐温控科技的初心与突破 屹乐温控科技由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崔屹,与纺织行业资深专家Sophia Ou女士联合创立。公司拥有斯坦福大学两项先进的动态热舒适性管理纳米科技专利技术,并以此构建了纺织品热舒适性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应对极端环境(-65°C至+45°C)的功能性服装提供高性能且可持续的全新选择。 近期,屹乐温控科技里程碑事件接踵而至—— 2024年12月,WarmLife®技术斩获ISPO AWARD 2026/2027秋冬“Best Product最佳产品奖”; 2025年9月,成功完成超1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加速温控纺织品的全球落地进程; 同月,接连亮相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2025秋冬intertextile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 2025年10月,与毕业于清华美院服装学院、曾荣获上海时装周“最具商业潜质品牌奖”的机能时装品牌奇湃刻主理人黄俊勋合作,首秀上海时装周。 设计驱动:科技与时尚共建“未来方舟” 奇湃刻品牌主理人黄俊勋以“未来方舟”为核心主题,将服饰视为移动的庇护所,在科技与自然的共生中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本季设计深度融合了屹乐温控科技赋能的温控面料,通过潮流撞色、极简剪裁与功能性廓形,表达了对极端气候下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作为上海时装周“最具商业潜质品牌”得主,黄俊勋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材料创新与设计美学的融合,以满足当代消费者对功能与潮流的多维需求,秀后采访中他表示:“屹乐温控科技赋能的面料,不仅具备独特的温控功能与环保可持续优势,其出色的色彩表现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设计灵感。材料创新理应居于设计创新的首位。我们始终致力于与突破性的技术方共同创造,呈现兼具专业机能性与都市时尚感的产品。我向来秉持自然与科技、功能与时尚多元融合的设计哲学,此次合作中非常完美。” 大秀亮点:从极境守护到文明探索 本次大秀围绕“未来方舟”主题,通过大胆的廓形、巧妙的撞色搭配与都市派克设计,展现了科技面料与时尚美学的无缝衔接。精心呈现三大系列—— 极境守护者系列:以地球环境变迁为背景,设计出能适应极端气候的服饰。系列融入WarmLife®与CoolLife®技术,强调轻量化、高保暖与可持续性。例如,冬装通过减少30%填充材料仍能保持同等保暖效果,彻底打破了传统设计的臃肿感。 文明胶囊系列:象征人类对地外文明的不懈探索,服饰中融入了耐人寻味的神秘符号与图案,表达了对宇宙中潜在“他者”的谨慎试探,以及对自身文明坐标的投射与确认。 幻化异维系列:创造出拥有创新结构的服饰,如可变换形态的口袋与折叠式设计,探索服装在形态与功能上的更多可能性。 美好图景:舒适大众,普惠天下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时尚产业与世界顶尖材料科技的深度握手。屹乐温控科技联合创始人Sophia Ou秀后评价到:“ISPO奖项印证了我们在性能、可持续性与创新层面的行业引领地位。与奇湃刻的合作,则是我们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关键一步。黄俊勋的设计巧妙凸显了我们科技的硬实力,用更少的材料适应更多元的场景,让冬装告别臃肿,真正将舒适与美观普惠给消费者。” 方舟启航:邀您执掌未来 在气候变化与科技演进的双重背景下,奇湃刻与屹乐温控科技的联名大秀不只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宣言——服饰不再仅是工具,更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小小方舟”,守护着人类在未知旅途中,安全前行,不断探索。 关于奇湃刻 (TRIP&CO) TRIP&CO是机能时装品牌TRICKCOO的年轻支线,以“移动庇护所”为核心理念,融合自然启示与科技力量,重新定义户外时尚的边界。 关于屹乐温控科技 (LifeLabs) 由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与Sophia Ou女士联合创立,专注于先进温控面料的研发与商业化,以纺织品热舒适性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纺织行业向低碳化、功能化方向升级。  
综合资讯
纺织网全国服务热线 纺织:0532-80901166 纺机:0532-80901781 家纺:021-61528936
纺织网全国销售热线
  • 浙江:0571-87671520
  • 江苏:025-83337999
  • 广东:020-88529530
  • 上海:021-61043551
  • 山东:0532-80901781
  • 福建:0592-3301608
  • 安徽:0551-62918188
  • 常州:0519-89996111
  • 无锡:0510-82328089
  • 苏州:0512-67662111
  • 盐城:0515-89909111
  • 更多
展会发布、媒体合作热线:1380896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