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高邑县得利达纺织有限公司以其前瞻性的智能工厂建设,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纺纱企业到北方最大涤纶纱生产基地的跨越,如今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北方涤纶纱生产的领军者

高邑县得利得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占地300亩,现有员工600人。公司拥有14万锭环锭纺生产线、20000头瑞士立达气流纺生产线、120台日本涡流纺生产线,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及工艺,年产纱线10万吨,是北方最大的涤纶纱生产基地。
公司产品涵盖涡流纺10支-45支涤纶纱、环锭纺16支—60支涤纶纱、气流纺4支-32支涤纶纱,以其色度好、毛羽少、强力高、条干均匀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高速针织、机织用纱领域。
得利达纺织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先后获得52项专利,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自2013年起连续获得各级政府认可,从"中国名牌产品"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河北省绿色工厂"到"河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每一步都印证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实践
公司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柔性生产,成功从传统生产基地转型升级为数据驱动型纱线服务商,并制定了清晰的智能工厂发展路径:2022至2024年实现设备100%联网,构建数据湖基础;2025至2027年实现AI排产和预测性维护全面覆盖;2027到2030年向上下游企业输出"纺纱云"平台,形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

在构建智能核心架构方面,得利达纺织在厂区内部署5G专网与TSN时钟同步技术,实现设备间毫秒级闭环控制。并成功打通不同厂商设备的异构协议,实现设备无缝通信,网络可用性达到99.99%。 公司创新性地采用边缘-云端协同架构,实现现场层数据采集、边缘层数据处理、平台层数据集成的完整数据流。

在AI技术应用方面,得利达纺织引入张力-转速耦合模型,利用AI技术每10秒微调锭速与气压,有效降低断头率,提高制成率。建立工艺参数与条码自动关联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单锭级质量追溯,客户投诉率显著降低。

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在关键设备部署240套无线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AI技术对比12类故障特征库,提前72小时预警轴承磨损等潜在故障,实现从周期检修向按需维护的转变。

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实时闭环控制,ERP系统自动接收客户订单,实时拆解物料需求、工艺路径与机台排程。生产进度实时回写至销售端,客户可在线查看交期,订单准时交付率显著提升。
效益与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得利达纺织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影响力的双重提升。其中得利达纺织的关键设备数控化率从68%提升至98%,人均劳动生产率从49.4万元/人提高至70.5万元/人;产品不良率从10%降至3%,研制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3个月;吨纱综合能耗降低5%,年节省能源费用超过300万元;库存资金占用下降20%,停工待料减少60%,运营现金流周转天数缩短15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形成2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其中"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混纺检测空白。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已在河北、山东的3家纺企成功落地,复制周期缩短40%。与紫光云联合发布的《纺纱智能工厂建设指南》被河北省工信厅列为首批示范模板,为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资本、技术、人才的三向融合,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得利达纺织诚挚邀请行业伙伴共建共享新纺织生态,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变革,共同推进河北纺织行业向着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11月21日逸盛大化PTA为4650元 2025-11-21
2
11月21日山东齐鲁石化丙烯腈为8100元 2025-11-21
3
11月21日冠星纺织棉纱32S为21800元 2025-11-21
4
11月21日中磊涤纶短纤为6360元 2025-11-21
5
得利达纺织数字化转型,致力打造智能工厂 2025-11-20
6
以创新设计“聚势”潮流新品,2026/27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展亮相广州国际轻纺城! 2025-11-20
7
十年时尚路,柯桥绘新篇——2025柯桥时尚设计展(秋季)诠释潮流新方案!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