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化工网商城 风险评级 产业链 企业邮局 网经社 ENGLISH 浏览旧版
纺织网

纺织数字化营销平台

欢迎注册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请登录>

首页 找企业 看产品HOT 采购中心 资讯中心 展会 百科 撮合交易
行业资讯 价格行情 市场动态 国际资讯 企业资讯 市场评论 展会追踪 纺织科技 时尚资讯 纺织经营者 综合资讯 原料资讯 化纤资讯 纱线面料 服装服饰 纺机家纺 印染资讯 辅料皮革 检测资讯 无纺布资讯
首页 >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北欧森林邂逅东方织造:汇纤纺织“帛桑”系列重塑绿色时尚边界

在2025第27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上,人流如织的展馆内,一个以“绿”为基调的展位——F110,吸引着众多专业买手与品牌设计师驻足流连。这里是浙江汇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绍兴帛丝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展台,双方共同呈现的核心环保产品——“帛桑”系列,正以其天然特质与科技内核,生动诠释“科技赋能帛桑,环保引领时尚”的参展主题。 步入展区,简约而富有质感的设计语言贯穿始终。从空间布置到产品陈列,可持续理念自然流露,呼应着“帛桑”与生俱来的绿色基因。对于关注环保、追求品质的专业观众而言,这里不仅是探寻行业趋势的窗口,更是触摸材料革新脉搏的重要一站。 探源“帛桑”:北欧森林的可持续馈赠 “帛桑”纤维的故事始于北欧广袤的针叶林。在这片被严格认证的可持续林区,每份原料的采集都遵循“取之自然,回馈自然”的循环法则。更值得关注的是,以帛桑丝制成的纺织品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完全生物降解,构建了从原料获取到终端处理的完整环保闭环。 除了突出的环保特性,帛桑丝凭借四大核心性能优势赢得专业认可:高强低伸、高湿模量、高聚合度、高饱和度。这些特性使其成功打破了环保材料在性能上的局限,为时尚产业提供了兼具美感与功能性的绿色选择。   多元布局:五大系列拓展应用边界 基于帛桑丝的优异特性,汇纤纺织在此次展会上精心推出了五大产品系列,全面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性。展位内,帛桑系列产品通过精心陈列,为参观者打造了一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生动诠释了环保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帛桑真丝交织系列:将帛桑丝与真丝巧妙融合,兼具帛桑丝的耐用与真丝的细腻光泽,适合高端服饰制作; 帛桑梭织系列:采用梭织工艺,面料纹理清晰、挺括有型,可用于衬衫、外套等日常服饰; 帛桑针织系列:针织工艺赋予面料良好的弹性与透气性,触感柔软亲肤,主打内衣、家居服等贴身衣物; 帛桑印花系列:以帛桑丝面料为载体,搭配环保印花工艺,图案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兼具美观与环保; 帛桑家纺系列:涵盖床单、被套、枕套等家纺单品,面料导湿透气、悬垂性好,且缩率小、尺寸稳定,带来舒适的睡眠体验。 全系列产品在坚守环保初心的同时,成功实现了色彩饱满度、触感舒适度与使用耐久性的完美平衡,证明了可持续材料同样能够在美观与实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前瞻布局:三大战略指引未来方向 面对行业绿色转型趋势,汇纤纺织将以“帛桑”系列为核心,围绕绿色可持续、高品质化与多元化应用三大方向协同发力,推动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汇纤纺织总经理单良分享道:“在可持续领域,我们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加大对可持续原材料的研发投入。在品质方面,将依托帛桑丝的优异性能,重点布局高端服装与家纺领域,打造高品质环保纺织品的标杆,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目前,帛桑系列已广泛应用于服饰与家纺领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其多元化布局,在服装方面,从日常穿着延伸至运动、户外等细分领域;在家纺方面,积极探索高端家居面料的开发。”单良进一步补充道,“我们正在探索将帛桑纤维用于医用纺织品领域,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为开发更安全、更环保的医疗防护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F110展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系列创新产品,更是纺织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当北欧的可持续森林遇见东方的智慧织造,“帛桑”正在证明:环保与商业并非取舍,而是相辅相成的必然选择。这个来自森林的纺织解决方案,正在为时尚产业描绘出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AI赋能产业链协同,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奏响高质量发展新强音

11月4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AI赋能产业链协同”推进对接活动在夏津隆重举行。活动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战略部署,以“AI+金融”双轮驱动为核心路径,汇聚政企银校各界力量,共商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协同化升级大计,为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紧扣国家战略, 凝聚产业升级共识 活动开篇,多位领导嘉宾立足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与地方实践,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把脉定向,凝聚发展共识。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林峰海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核心组成与北方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及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作用显著。山东通过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1.1%,分别高于全国同行业0.95个、3.5个百分点。德州是我国重要纺织服装产业大市,在新型纺织、家纺等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德州高度重视纺织产业发展,将轻纺纺织列为全市11条标志性产业链,为全省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其中夏津作为全国纱线基地,正通过创新性实施“行业机构+国资平台+市场主体”三方共建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指出,当前“十五五”时期,纺织服装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行业需聚焦深耕内需市场、优化外贸布局、推进产业升级三大重点,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她提到,产业集群化是我国纺织行业核心优势,全国200余个纺织服装产业地区正加速转型,而德州夏津作为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县部代表,其探索的共建模式和资源整合方式,为县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经验。她希望山东德州夏津纺织产业把握战略机遇,精准定位、主动作为,以新型纺纱产业大脑为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纺织融合,形成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新局面,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行。 德州市政协主席卜祥联在致辞中指出,人口590万,2024年GDP突破4000亿元,是全国百强市及山东省唯一达到经济系统规划的城市。德州始终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重点培育领域,2024年产业规模超240亿元,拥有200余家规上企业、华源生态等龙头企业,形成两大省级特色产品,还共建现代纺织产业园、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并成立产业学院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链升级,需借助AI赋能生产全流程,突破专用算法与装备瓶颈,同时依托金融数据智能分析匹配企业需求,落实“链长制”补链延链强链,助力行业从“被动接单”向“需求创造”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 破解产业痛点, 构建协同新生态 活动通过两大签约仪式与一项启动仪式,落地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为破解纺织产业“信息孤岛、要素配置效率低、市场议价权低”等痛点,夏津县财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携手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本地骨干企业,签订“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上线项目”协议。该项目将整合山东纺织企业数据资源,构建纺织服装产业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打造“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大脑”,预计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目标。 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工商银行德州分行、建设银行德州分行、德州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夏津至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纺织企业签订金融支持合作协议。此次签约聚焦技术研发资金保障、市场拓展资本助力,推动金融与轻工纺织产业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项目落地搭建资金桥梁。 林峰海、阎岩、张庆辉、卜祥联、王晓、陈海明、管晓艳、沙淑红、刘如伟、赵之达等领导共同启动“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暨年产5万吨鸿泰鼎莱赛尔二期投产项目”。其中,“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已纳入山东省工信厅建设试点,将按照“四个一”(一个算力调度平台、一个数据汇聚平台、一个算法开发平台、一个服务开放平台)总体构架,完善“四集”(招、集采、集销、集贷)应用场景,打造全国纺织数字交易集聚地;鸿泰鼎莱赛尔二期项目投产后,企业总产能将跃居全国第二,单线产能全国第一,助力夏津打造“中国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据悉,鸿泰鼎主营的莱赛尔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其与青岛百草股份联合开发的“生物功能性莱赛尔纤维”已获“省长杯”铜奖,并应用于爱慕内衣等知名品牌。 经验互鉴, 探索升级新路径 与会专家、地市代表与企业家围绕“AI赋能”“集群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交流,为产业升级提供多元思路。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张庆辉以《AI赋能、生态共建-开启夏津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专题讲座,系统解析AI技术在纺织产业生产、供应链、市场端的应用路径,提出生态共建的产业升级模式。他强调,拥抱AI是产业转型的必答题。目前行业AI应用呈现“消费端强、生产端弱”的特点,Zara、亚马逊及国内电商平台已在设计、选品等消费端广泛应用AI,但生产与供应链端仍处于起步阶段,山东可借鉴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的先进经验。他提到,从2023年底开始,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与夏津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以夏津现代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围绕夏津构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这一目标,确立了数字化、智能化、时尚化的发展路径。为了确保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在构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的同时,引入纱纤亿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夏津县三方共建,投资建立了纱纤亿(山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深挖夏津纱线价值的基础上,打通产业上下游,推进产业链生态协同,助力夏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德州市副市长、市轻工纺织产业链链长陈海明在推介德州市纺织服装产业时表示,德州近年借先进制造业强市、数字强市战略,推动纺织产业研发创新与设备更新,今年1-8月规上企业销售收入132亿元,纱线产能600万吨(占全省1%),是全国最大差别化纺线生产基地,拥有多项产业荣誉,形成全产业链。德州通过三举措推动产业发展:一是技改赋能,近三年实施36个技改项目,关键设备更新率超70%,夏津县等获多项数字化荣誉,华源生态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三成;二是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制定12项标准,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三是开放合作,举办峰会、组团出海,今年前3季度纺织服装出口47.3亿元,同比增46.1%。“十五五”期间,德州将以产业集聚为导向,打造两大核心产业集群,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生态,期待与企业家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之达以《激活链式协同新动能带动纺织集群新跃升》为主题,介绍了夏津培育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夏邑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突出,有246家企业、300万锭纺纱规模(占山东1/10),获多项产业荣誉。近年通过四举措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建协同生态,联多方共建产业园、政产学研用平台;二是打造产业大脑,建纺织产业平台,联动多地资源;三是深化升级,开展企业改造,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创新产品供给,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柔性生产。未来,夏邑将按“一园区一平台两基地”战略,构建500亿级产业集群,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发力。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海燕围绕“工装小切口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大转型”,系统介绍了威海市以工装领域为突破点、带动产业整体升级的创新探索。作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工装凭借应用场景明确、需求相对稳定、产业链带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威海撬动产业转型的关键抓手。在市级层面推进工装领域品质提升过程中,威海市聚焦协同、创新、绿色三大核心,重点从三方面发力:进一步搭建多元化产业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推动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工装产业的普及应用;加快区域工装品牌整合与培育,探索工装与职业健康、智能穿戴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工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此外,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枣庄市纺织服装协会、潍坊昌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推介了本地针织集群、童装集群、中国针织服装集群及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探索实践,展现了山东纺织产业“各有特色、协同发展”的集群格局。 样板引路, 强化支撑保障 在企业经验分享环节,多家优秀企业和金融机构分享了数字化转型实战经验及专属服务方案,既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板”,也为产业升级注入精准金融“活水”。 迪尚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吴利平以《夯实数字基座智领工装未来》为题,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她表示,面对数字化浪潮,迪尚集团从服装制造向科技赋能转型,用科技重塑工装、为劳动者赋能,践行传统行业新质生产力。集团搭建了PLM、MES、ERP等全流程系统,投资超1亿元打造数字孪生平台,以数据支撑AI应用。AI可精准预测市场、提升设计研发效率,生产端视觉检测准确率达99.5%,凯云工厂改造后效率提升10%-15%。今年迪尚集团启动相关项目,参与成立开源创新平台,未来将推动外贸标准转化,开放资源携手会员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纱纤亿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井晓妮围绕《产业数字化政策建设纺织现代化体系》主题,系统介绍了公司以产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与成果。纱纤亿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为核心,共建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平台上线近一年,交易额达3.3亿元,服务企业100余家,为企业降本200元/吨、缩短库存周期10天,还拓展了国际市场。公司借AI、大数据优化生产,提供信用评级、人才库服务。未来将按规划推进项目,携手伙伴助力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主管李德凯在作企业新产品时,介绍了公司数字化改造具体做法和产品定价采用差异化策略。公司涉及新风相关业务,并有业务场景落地于机场;企业关注产业生产环节,会将相关数据送至数据中心,同时关注生产中系统配置问题,如6级系统搭配1600配置即可满足需求。 会上,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工商银行德州分行、建设银行德州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与单位,分别推介纺织服装产业链特色金融产品,为本地纺织服装企业构建起覆盖融资、担保、出口、风险保障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此次推进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政企银校协同合作的高端平台,更落地了一批破解产业痛点、激活发展动能的关键项目。 未来,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AI+金融”双轮驱动,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快数智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夏津县将继续优化“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营商环境,诚挚邀请各界企业家投资兴业,共同推动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贡献更大力量。
行业资讯

推荐新闻

纺织网全国服务热线 纺织:0532-80901166 纺机:0532-80901781 家纺:021-61528936
纺织网全国销售热线
  • 浙江:0571-87671520
  • 江苏:025-83337999
  • 广东:020-88529530
  • 上海:021-61043551
  • 山东:0532-80901781
  • 福建:0592-3301608
  • 安徽:0551-62918188
  • 常州:0519-89996111
  • 无锡:0510-82328089
  • 苏州:0512-67662111
  • 盐城:0515-89909111
  • 更多
展会发布、媒体合作热线:1380896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