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棉纺产业链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料倒逼下游终端跟涨趋势明显。从表面看,压力正向下游、终端环节层层传递,郑棉主力合约已突破14000元/吨关口。
从调查来看,郑棉大幅上涨,不仅导致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报价一天多次调整,而且棉纱、坯布报价也遇到难题(报价频繁调整导致终端客户无法接受),河南、山东、江浙等地部分棉纺织厂不得不采取暂缓报价、暂停接单等多种方式应对,以期尽可能降低亏损和风险。山东淄博某纺企表示,近半个月来,C16-C40S普梳、JC40S及以上支数精梳纱的出厂价分别上涨了300-500元/吨、500-1000元/吨(实际成交略打折扣),但上调幅度仍明显滞后于棉花,如果按当前棉价采购纺纱,纱厂利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亏损扩大。
棉价大幅上涨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8、9月份接收的“双11”外贸单和春夏季订单面临较大幅度亏损,协商解约或违约甚至成为部分棉纺织企业避险的有效途径;二是纱价被动跟涨,但下游织布厂、中间商等买家接受难度比较大,需要纺企在付款方式、账期等方面做出让步,否则“去库存、降风险”将成一句空话;三是棉花、棉纱价格使刚出口回暖的市场形势受到重创,加速欧美、中东等订单向越南、印尼、印巴等纺织大国转移,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秋冬季“卷土重来”,2021年上半年我国纺服业难言乐观。
江苏盐城某棉纺织集团表示,2020/21年度棉价恢复性上涨在预料之中,但国庆节后棉价每天以近500元/吨的幅度上涨实在大出所料(原料“随用随买”的纺企更加煎熬)。一方面采购人员到青岛、张家港等港口询价和采购低价、品质适中的保税棉或清关棉;另一方面纱布报价被迫提涨,将原料大涨的风险尽可能快的向下游终端传递。另外,该公司已与广东、浙江等地的客户就合同价格、交货期限等进行协商,希望客户棉纱提价300-500元/吨继续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合同约定,棉花价格波动超过1000元/吨,买卖双方重新协商签署合同附件),否则该公司只能被动毁约。从部分沿海地区纺企反馈来看,棉纱、坯布价格较大幅提涨导致终端面料、服装等企业询价、采购的热情较9月份明显降温,“金九银十”行情或提前结束。
1
“華秀”璀璨,纺织谷变身老城区时尚秀场 2025-09-23
2
共绘时尚新蓝图--“2025青岛时尚产业峰会”圆满举行 2025-09-23
3
4
聚焦全民国防教育作训服与海上功能服,第二届中国职业装创新大会在青岛启幕 2025-09-21
5
潮涌浮山湾畔 时尚绮梦启航--2025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盛大启幕! 2025-09-21
6
“破茧成蝶”引领全球时尚新浪潮--2025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璀璨即将启幕 2025-09-18
7
利华益丙烯腈出厂价下调 2025-09-18